大闸蟹味美,但复杂的结构常让人不知从何下手。别担心,只需三步,就能轻松拆解这金秋美味。
第一步,“卸甲破壳,直击精华”。首先将鲜活的大闸蟹冲洗干净,放入蒸锅蒸熟后取出。待稍凉,把蟹脚剪掉,蟹脐掰下,这是蟹的腹部盖子,形状或尖或圆,蕴含着性别差异与独特风味。
第二步,“拆解蟹身,畅享嫩肉”。剔除不能吃的。蟹腮:蟹腮位于蟹身两侧,呈灰白色,一条条的,形状像羽毛。这是大闸蟹的呼吸器官,会过滤水中的杂质,所以比较脏,不能食用。蟹胃:蟹胃通常在蟹黄或蟹膏中,是一个三角形的骨质小包,也叫“蟹和尚”。里面有未消化的食物和泥沙,食用会影响口感并且不卫生。蟹心:蟹心是一个白色的六角形片状物,位于蟹身中央,靠近蟹黄的地方。中医认为蟹心比较寒凉,而且味道苦涩,一般也不建议食用。
第三步,“巧取蟹钳,完美收官”。用小勺小心地将蟹黄挖出,这是大闸蟹的精华所在,送入口中,浓郁鲜香瞬间在舌尖绽放,霸道地占领整个口腔,久久不散。把蟹身的每一节蟹腿与身体连接处轻轻掰断,再用蟹腿的关节处去顶出蟹肉,或是用牙咬开蟹腿外壳,就能顺利抽出完整的蟹腿肉。蟹腿肉细长如丝,鲜嫩清甜,轻咬之下,仿佛在品味秋意的细腻与温柔。而蟹身中的肉,纹理清晰,用筷子或小叉子挑出,放入口中,其鲜嫩爽滑的口感与蟹黄的浓郁醇厚相互映衬,构成独特的味觉享受。